基础教育

深耕整本书阅读沃土 点亮快乐读书灯塔——陈丽老师“快乐读书吧”阅读指导讲座在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中心小学进行
发布时间:2025/8/22 17:29:54      点击次数:28


image001.jpg 


2025年6月18日,马驹桥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教学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整本书阅读专家、正高级教师、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室陈丽老师担任主讲,面向全校班主任分享新课标理念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经验。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阅读指导能力,助力学生培养终身阅读习惯,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新课标引领,整本书阅读成为教育新方向


一开始,陈丽老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为背景,强调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她指出,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理念,要求教师将课外阅读课程化,构建“精读—略读—整本书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陈老师表示:“整本书阅读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文化场域,促进思维深化、人格健全和品德涵养。”

陈丽老师还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剖析了整本书阅读的多重价值。她提到,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在语言、思维、文化理解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在亲情体悟、心理治愈、哲学启蒙等领域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

 

阅读策略与实践案例分享


image003.jpg


在第二部分,陈丽老师结合统编教材中的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多种实用的阅读策略,为班主任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

一、预测与图像化策略;以三年级上册的《稻草人》为例,陈老师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题目、前情、插图和生活经验进行故事情节预测。她还强调了“图像化”策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生动的画面,让文字变得鲜活可感。“当学生在脑中创造自己的‘电影’时,阅读体验会更加深刻。”陈老师说道。

二、内容重构与闪回捕捉策略;陈老师以《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分析为例,演示了如何通过提取、连缀相关信息,重构人物形象。此外,她还介绍了“捕捉闪回”策略,以《宝葫芦的秘密》为例,引导学生关注重复出现的场景或语言,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人物的心路历程。




三、对照阅读与经典重读策略;在《西游记》的教学案例中,陈老师建议通过对比孙悟空不同阶段的称呼和表现,探究其成长轨迹。她还分享了“五步好书重读法”,鼓励学生从人物行为、作者意图、片段赏析等角度深化对经典作品的理解。


image009.jpg


课型设计与实施:从导读到交流


陈丽老师重点介绍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两种基本课型——导读课和交流课,并强调二者需形成梯度化教学序列。

导读课:激发兴趣,引导方法。导读课的核心是解决学生“不想读”的问题。陈老师以《三国演义》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悬念引导和策略铺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她提醒教师们避免空泛介绍,应通过具体语段让学生直接感受文本魅力;避免过度聚焦出版信息及背景资料等内容,忽视文本本身的阅读体验。

交流课:深化理解,碰撞思维。交流课旨在解决学生“读不深”的问题。陈老师以《西游记》中“紧箍咒”的辩论活动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主题、人物和艺术手法。她特别指出三个"避免",避免碎片化串问串讲;避免重结论轻过程的标签式解读;避免脱离文本的“只聊书不读书”。


image011.jpg


实践导向,助力阅读落地生根


为了让班主任们更好地将所学应用到班级阅读指导中,陈丽老师还分享了具体的实践工具和方法。如《三国演义》的阅读计划表,帮助学生合理规划阅读时间;“三国英雄谱”记录单,引导学生整理阅读收获。

她还强调了经典重读的重要性,介绍了“五步好书重读法”: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想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回想欣赏的片段并品味原因,再读寻找以前忽略的东西,想象作者的特点。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重读中获得更深的感悟。

 

结语:让阅读点亮成长之路


活动最后,陈丽老师以寄语作结:“学校是丰盈心灵,强健精神的育人厚土,青少年的生命会在长久的阅读中,在与书的碰撞中绽放出夺目的精神之光。”


image013.jpg


本次培训不仅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的班主任们带来了前沿的教学理念,也为学校的阅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将在“快乐读书吧”的引领下,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李明玥 撰)




您感兴趣的内容
上一条:守护心灵之光 赋能育人之路——记北京教育学院林雅芳教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下一条:当AI赋能职教:专家纵论智能教育 邵素侠妙语点睛,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深度对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