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在学校书记冯玉海、教学副校长马会娟、教学主任邓凌云的热情接待下,关仁山主席走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创作心得,并带来了一场题为《水乡英雄的赞歌》的红色文化主题讲座。活动伊始,学校向关主席介绍了办学理念与书香校园建设成果,关主席也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与心路感悟,并向学校赠送了亲笔题写的墨宝及签名散文集,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面对面交流:解码写作奥秘,点燃文学梦想
在“同学与作家面对面”环节,关仁山主席以亲切平易的姿态与同学们展开互动。“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关于写作、读书,或是红色文化,都可以提出来。”他真诚地邀请道。孩子们纷纷举手,问题充满思考与童真:“写作时转场很生硬,怎样才能更自然?”“怎样把文章写得更美?”“写散文怎么做到‘形散神不散’?”面对这些专业而深刻的问题,关主席耐心解答。他指出,写作的核心在于“真善美”,而“真”是第一位的。他强调:“散文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要从生活细节中挖掘情感,用细节打动人。”关于想象,他特别说明:“想象不是空想,而是有价值的创造,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升华。”
针对“如何选书”这一普遍困惑,关主席给出了具体建议:小学生可从儿童文学作品入门,同时也要接触具有文学价值的经典,如鲁迅的作品;科普类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也应广泛阅读,拓宽知识视野。他鼓励同学们“多读好书,读经典,在阅读中滋养心灵”。
水乡英雄的赞歌: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在少先队员代表为关仁山主席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后,“水乡英雄的赞歌”主题讲座正式开启。关主席以2015年“93”大阅兵为引,带领同学们走进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开启了一场红色文化的深度对话。
他从孙犁的《荷花淀》、管桦的《小英雄雨来》等经典名篇谈起,深入剖析其中的写作技巧与精神内核。他指出,《荷花淀》不仅描绘了白洋淀的诗意之美,更在唯美的艺术细节中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坚韧。“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写出人的灵魂。”关主席动情地说。
他结合自己创作《白洋淀上》等作品的经历,讲述了从抗战年代的白洋淀到今日雄安新区的沧桑巨变。“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才迎来了今天的崛起。”他以此激励同学们树立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
在讲述《小兵张嘎》时,关主席以“嘎子堵烟囱”这一经典细节为例,生动诠释了“写作要抓住重点、写出感情”的真谛。他还分享了自己采访雁翎队老队员的真实经历,揭秘了“嘎子”这一经典形象背后的历史原型与创作过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文学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规律。
讲座最后,关仁山主席深情寄语:“同学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生活,这一切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希望孩子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努力读书,将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粟林 撰)
上一条:聚焦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北京市教科院专家解读美术新教材解读讲座
下一条:没有了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