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深耕整本书阅读 让阅读真实发生——记吕俐敏副院长《整本书阅读教学举隅》讲座
发布时间:2025/9/12 11:26:26      点击次数:25


2025年9月9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录课室,一场主题为《整本书阅读教学举隅》的专题讲座在此举行。北京教育学院吕俐敏教授应邀为全校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场理念前沿、案例丰富、实操性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课,全面解析“快乐读书吧”教学实施路径,助力教师提升阅读教学专业能力。


image001.png


讲座伊始,吕俐敏教授以开放式的互动拉开序幕,邀请在场教师分享各自年级“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课的开展情况。一年级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以《猪八戒吃西瓜》一文为例,提出“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图画书为主,借助图像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信心”;三年级教师则分享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教学经验:“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读课激发兴趣,再逐步推进精读与分享,形成完整的阅读闭环。”教师们的真诚分享,展现了芙蓉小学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积极探索。


image003.png


在此基础上,吕教授系统提炼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大核心环节:导读、精读、分享。她强调:“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否真正落地,前提只有一个——老师自己真正读过这本书。”唯有教师先成为读者,才能成为合格的阅读引路人。为帮助教师系统把握教学内容,吕教授现场展示了小学1至6年级“快乐读书吧”全学段推荐阅读书目,并逐年级解析选书逻辑与教学重点,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课程地图。

吕教授指出,整本书阅读的根本任务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充阅读量与阅读广度,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并发展多样化的阅读策略。她特别强调,不同文体应采用不同的阅读与教学策略:童话作品重在传递温暖与慰藉,帮助儿童建立安全感;神话故事蕴含牺牲与奉献精神,应引导学生理解其文化内核;民间故事则强调“口口相传”的叙事特点,适合通过讲述、表演等方式深化体验。


image005.png


针对低年级教学,吕教授引用语言学家洪堡特“语言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与周作人“儿歌是儿童最初的文学”等观点,强调儿歌在语言启蒙与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她为低年级教师支招:应采用“读、写、绘”三位一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韵律,在书写中巩固识字,在绘画中表达想象,实现语言、思维与审美能力的协同发展。


image007.png


吕教授还指出,儿童诗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维的体操。她建议教师通过儿童诗教学训练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与批判性思维,让诗歌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养分。

为帮助教师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方法,吕教授再次分享了中关村一小赵蕊老师执教二年级《神笔马良》的典型案例。她详细拆解了该课例中“通读—研读—反思”的教学结构,以及如何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单,如何通过角色扮演、创意续写、主题辩论等形式推动深度阅读,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迁移的教学范式。


image009.png


讲座尾声,吕俐敏教授再次强调:“整本书阅读的起点,是老师拿起书来读。”她鼓励每一位教师成为终身阅读者,用自身的阅读热情点燃学生的阅读之光。本次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指导,赢得了在场教师的热烈掌声与高度认同。(粟林 撰)




您感兴趣的内容
上一条:47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公示
下一条:聚焦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北京市教科院专家解读美术新教材解读讲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