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小学英语新课标、新教材研修活动——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室主任讲座
发布时间:2025/9/26 17:37:31      点击次数:1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推动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实施,2025年9月23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葛渠校区特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室主任、资深英语教育专家王晓东老师,开展了一场以“小学英语新课标、新教材研修”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葛渠校区4位英语教师及张春红主任全程参与,共同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

image001.jpg

本次研修活动以“项目化学习与任务驱动”为核心,围绕新教材的核心特征、教学策略及实施案例展开深入剖析。王晓东老师首先从教材的“任务驱动型学习(TBL)和项目化学习(PBL)”两大核心理念切入,指出新教材通过“设计文具”“制作海报”“介绍稀有动物”等真实任务,将语言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强调“以终为始”的设计思维。

image003.jpg

以“介绍稀有动物”项目为例,王晓东老师详细展示了“调研-规划-实施”三步法的实施流程,通过阅读绘本、观看视频、分组讨论、手册设计与展示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词汇(如 endangered)、句型(如 What do they eat?)及跨学科知识(如动物特征、绘画技巧)。他特别强调,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通过提供模板、视频等支架,帮助学生实现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image005.jpg

在教材版本比较环节,王晓东老师对比分析了外研版、人教版与北京版教材的异同,指出三者均以“项目产出为导向”,但在外研版中“任务步骤”更清晰,北京版则注重“微核心目标”的细化。他还引入国际教材(如新加坡、香港)的参考经验,强调项目化学习需注重学生主导性与资源支持,鼓励教师通过多模态活动(如语音训练、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参与度,同时结合“沉默期”扭理论,合理安排低年级学生的输入输出比例。

image007.jpg

针对“问候”主题的教学案例,王晓东老师展示了如何通过故事卡片、角色扮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语言规则与文化内涵。他提出,教师应以“六要素”(主题与意义、语言学习与场景结合、阅读与输入、活动与规则、游戏化教学、分层教学)为框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

此次研修活动为葛渠校区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优质平台。未来,葛渠校区将继续以新课标为指引,以新教材为载体,深化教学研究,优化课堂实践,助力学生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高奇峰 撰)



您感兴趣的内容
上一条:教研专家杨宝娥精讲绘本教学——参会教师获得收获绘本阅读实用教学 “工具箱”
下一条:没有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