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李林博士在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开展学科阅读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7/4 17:45:29      点击次数:66


2025年6月11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场关于学科阅读的专题讲座。著名教育专家、广东省国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林博士受邀担任主讲人,为全校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理念前沿的学术分享。

image001.jpg

李林博士做讲座


学科阅读:知识与素养的融合路径

李林博士指出,学科阅读是将阅读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深度融合的学习方式,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强调,学科阅读能力可分为三个层级:基础阅读能力(如认读、理解、复述)、学科本质阅读能力(如概念理解、逻辑推理)以及跨学科阅读能力(如多学科信息整合、复杂问题解决)。

image003.jpg

马驹桥各学科老师听讲座


技术赋能与评价体系:学科阅读的未来方向

李林博士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介绍了学科阅读的创新路径。他提到,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科阅读正迈向“泛在阅读(5A阅读)”时代,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与互动。同时,学科阅读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北京市提出的“五级阅读能力标准”(信息提取、理解把握、实践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分级指标,涵盖基础阅读、学科本质阅读和跨学科阅读三大维度。


实践建议:从课堂到学生发展的全链条探索

在实践层面,李林博士提出三大方向:

教育科研深化:需融合教育学、心理学与技术理论,重点研究学科阅读的共性策略与学科差异(如理科与文科阅读的互补性)。

教师培训优化:建议通过生成性教学活动(如问题解决案例、思维导图设计)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并结合学生能力分级制定分层阅读计划。

学生能力培养:通过主题阅读、项目式学习激发兴趣,同时以文献综述、专题研究等任务提升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表达能力。


评价与诊断: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

李林博士还详细介绍了学科阅读的评价指标库,包括基础指标(阅读动机、复述能力)、学科指标(数学公式理解、语文文本分析)及跨学科指标(多学科信息整合)。他强调,每个指标均按“五级水平”细化描述,例如“水平1:能借用文本语句表达想法”,并配套测试题目(如“分析科学实验报告中的逻辑漏洞”)。


未来展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讲座尾声,李林博士展望了学科阅读的未来:“AI与大数据将推动阅读教学的精准化,例如实时反馈学生的理解难点。学科阅读将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构建’转型。”

image005.jpg

李林博士与马驹桥教师代表合影


反响热烈,共促教育发展

此次讲座不仅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的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学科阅读教学的区域推广注入了新思路。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腾华善智 原创)


您感兴趣的内容
上一条:以阅读为舟,共赴成长之旅——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举行“21天阅读习惯养成”启动仪式
下一条:北师大专家指导助力领导力与教研力提升——阜南县教育领导力及教研能力提升研修

返回列表